课堂提问一直是课堂教学经典教学法,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设置,提问或启发学生去回答(思索、探究、翻书、理解、记忆),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达到教师授课的效果,实现学生学习的目的。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大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回答问题或主动回答问题,有时即是被老师叫起来回答可能也不愿张嘴,如若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越来越弱,自我存在感越来越小,可能逐步把自己封闭起来,思维越来越僵化,表现欲望也逐步丧失,极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潜力的开发。
教师在课堂通过启发、鼓励、引导学生去回答问题,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归纳理解能力得到锻炼,学生自我意识得到唤醒,表现欲望得到满足,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作为一线教师,下面我就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置、问题理念、问题原则及问题评价等方面谈自己几点浅显认识:
一、问题设置上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理念”即课堂问题为学生而设,问题要符合学生学情,以学生掌握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凸显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始终要把学生装在心中,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要想到这个问题学生能不能答上来,学生答不上来该怎么办?学生回答的具不具体、全不全面?教师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和评价……?
二、问题设置上体现关联性和针对性原则
首先,课前要考虑需要问学生什么问题。问的问题和课本内容联系密不密切,需要让哪些学生来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怎样提醒和引导学生。例如我在评讲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一道题时,我提问学生“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学生迟疑了一会儿回答不上来,我就引导他“美国是什么制度的国家”?生答“资本主义制度”,然后我又问他“那我国呢?”,生答“社会主义制度”。这个问题学生就清楚了。
其次,在课堂问题设置上,教师问的问题必须切中核心。什么是核心?即教材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还有就是学生极易混淆、忽略的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再次,课堂知识回顾性问题要有衔接性,承上启下。教师要斟酌怎样使学生通过对上节要点回答,巧妙引入新课,让学生在问题思考和问题回答的基础上,围绕老师的点拨,将上节知识和本节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从单元、课、框、目四级知识体系,章举目纲,系统连贯,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把握。
三、问题设置上展现分层性和分类性原则
分层性体现学生分层和问题分层两方面。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比如对学习基础弱的学生提问一些简单、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回答上来或回答的不正确,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答案在教材那一页、哪一行,让其再回答。这样学生表现的欲望之火被点燃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起来了,即使不想学、不愿学的学生也就慢慢融入到课堂之中。相对而言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发散性、发挥性的问题让其回答。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意愿,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学生回答问题要及时予以回应和评价。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社会生活中任何人对另一方的所作所为,内心希望得到对方及时回应和答复,即是回应是否定的。在课堂教学中也一样,教师在提问学生后,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对其回答予以评判。因此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立即予以客观、中肯的回应和评价。如果评价不及时或没有评价,学生就会感到没趣或沮丧,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在课堂对学生回答如何回应?
1、目光回应。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回应就是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目视学生,用期待的眼光和鼓励的眼神看着学生回答问题,通过目光眼神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关注,进行师生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同时与人对话目视也是礼貌待人的体现。
2、当众评价。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面对全班学生,教师要不吝惜赞美之辞,学生回答正确或精彩的地方,老师要予以积极性、肯定性的评价。即是学生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全,老师也要用期望性的语言予以鼓励。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老师要指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正确的是什么?使学生心里明白。
3、私下交流。初中学生好面子。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洋相,问题回答的比较刁钻或故意挑刺,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考虑到课堂教学需要,也要照顾学生的情面,对学生的回答在课堂上可暂时回避不谈,防止矛盾激化,自己也下不了台。但是课后记着把这名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其言语进行利害分析、道理讲解,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用心去感悟,用情去浇灌。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对话,有效传递课堂教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