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7-11 10:34:53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全文共2629字)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此种现象,本文从课前准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课后辅导与练习三个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希望通过此种尝试能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课前准备预设生成课后辅导与练习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理念有三个,他们分别是:(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表现为对上述理念在具体课堂中的贯彻与落实。作为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中生而言,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身体上迅速长高与长大,外表给予他们成人的既视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成人所带来的喜悦。但是,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不一致性,这又直接导致了他们理智上的不成熟。面对此种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学生在很多时候表现出难以适应这样激烈的变化。此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并过上积极健康的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面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 如何通过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贯彻上述理念呢?个人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前准备

对于如何做好课前准备,我特意到网络上去搜集了相关资料。在百度浏览器中输入“课前准备”这四个字,浏览器总共为我搜到了24800000个结果,这个结果不可谓不多,这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广大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是很高的。我直接点击了百度推荐的第一篇文章,一篇题为“教师课前准备包括哪些方面”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五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做好课前准备。他们分别是精心备课、准备教具、静心想课、课前候课与及时总结,从内容上来看是比较全面的整理。其它文章所罗列的课前准备环节与这篇文章亦相差不多。个人认为这种大而全的做法对我们的教学准备似乎并没有多少直接的益处。也许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已经看了很多这样的文章,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做不好课前准备。我认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做课前准备太过于功利化,我们把课前准备仅仅等同于课前的备课(熟悉教材、熟悉考点与编辑教案),我们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实现课堂中教学效果质的变化,然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思想的存在,直接导致我们在课前准备这个版块中一直得不到提升与发展,而这样的准备实则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记得曾经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拥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在这堂课上不仅有区培训班的教师来听课,还有区教育局领导也来参与听课。这些听课教师与领导本打算在课堂进行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结果却由于听得太入神,竟忘记做记录。课堂上,这些教师与领导完全被课堂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有教师请教这位历史教师:“您发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如是说到:“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从这位历史教师的回答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准备一堂优质课的端倪。到底要如何做才叫做准备一辈子呢?这可能不仅是我的疑问,也是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疑问。在文章的后面苏霍姆林斯基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此做我们才有可能做好课前准备。就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我们应该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书柜,这个书柜里面应该有这样三个方面的书:(1)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书,如政治学、法学与伦理学等;(2)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任务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如历史名人的传记等;(3)关于心灵的书,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去做,我想假以时日我们的课堂就会慢慢的变得有生气与活力,就不至于将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也不至于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

二、课中讲解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大多能过处理好预设,亦能够较好的处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三维目标。然而,到了临场表演的阶段却并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的关系。还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上课教师讲课的课题是《关爱他人》。该教师利用“蒙眼睛,找礼物”的游戏来引入新课,这种方式本来还是比较新颖,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正是这个小插曲直接导致整堂课主题的失败。在设计中教师本是希望被蒙上眼睛后的同学通过班级中同学的帮助来找到礼物,结果学生却因在游戏中的不规范操作差点被教室中柜子上所摆放的教具砸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自己课前预设目的并没有及时制止游戏的继续进行。其实,在这里教师如果能够大胆的放弃自己课前预设的游戏,利用好课堂中的这一小插曲(生成),也就能够更加真实的、更具说服力的体现课题关爱他人。然而,由于教师过于重视自己的预设,结果却丢失了如此“好”的一个生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预设与生成,唯有恰当的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所需弘扬的价值理念有效的传递给学生。

三、重视课后辅导与练习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张居正对此句如此解释道:“凡人资质有高低,学问有深浅。教人者,要看他力量如何。”而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观点,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成功智慧。因此,对于那些在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后进生,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单独的课后辅导和分层次的练习,这种练习应该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辅导与练习并不是我们常规的死抠教材和反复做习题,而是最大限度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这些资料必须和教材所学知识有关并且还能够用最鲜明、最有趣和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例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作用时,我们通过语言与图片很难去叙述如此宏大的篇章,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复兴之路》让学生直接感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之下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课后辅导和练习的形式应该做到避免形式化和单一化,应通过多样的形式与趣味的资料去吸引学生,以便最终促进课程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总的说来,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如此,方能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3] 张居正:《论语别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9A%E5%85%83%E6%99%BA%E8%83%BD%E7%90%86%E8%AE%BA/1704606?fr=aladdin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全文共262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