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

时间:2024-07-11 10:30:46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全文共14448字)

第一篇: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

——魏民

9月1日至9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局在长沙税务干部学院举办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重点学习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税收征管改革、纳税评估等八方面内容。在这段紧张充实的学习期间,使我在征管理念、业务知识和具体操作上均受益匪浅,即学习了新知识、新理念,也提高了新视野、新境界。

态度是决定学习的关键。做任何事,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学习培训更是如此。学习不仅要讲究效率,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的决心和态度。我们经常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容易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这其中就包含了一种态度。所以既然市局给了我们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就要端正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培训中,在培训中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要真正学有所获,不辜负市局党组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优化纳税服务是提高纳税遵从的重要举措。在听完学院教授讲授的纳税遵从课程后,我认为,加强执法刚性,固然可使纳税人被动遵从,而通过优化纳税服务,让纳税人主动遵从税法,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始终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理念,促进税收征管关系和谐融洽,实现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高度重视纳税人各种合理需求,建立收集、分析、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不仅要努力满足其多层次的共性需求,也要创造条件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税务机关也应更多地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考虑税收工作,更加注重以纳税人为导向优化征管流程和资源配置,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征管手段,精简涉税资料,简化办税环节,缩短办税时间,提高办税效率。真正做到为纳税人减负,让纳税人有普遍认同感,引导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

依法行政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本保证。在税收风险管理讲座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目前我们税务部门面临的行政执法风险是越来越大。如在税务登记中的漏征漏管、税款征收中的跑冒滴漏、执法程序中的越位缺位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税收执法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执法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一是提高认识。正确认识税收执法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减少税务人员的执法压力,增强其危机感、责任感和忠诚度,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不断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二是以人为本。一方面强化执法风险管理的能力,为税务干部提供“安全通道”,根据执法风险的种类、风险大小、发生几率、危害程度,确定不同等级,提出提出工作要求和应对方案,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执法人员主动防范执法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执法监督纠错改错能力,铸造防范执法风险的“防火墙”。通过内部监督、评价、考核,发挥执法监督的效能,规范和约束税务执法人员正确行使手中权力,降低减少执法风险,保护好地税干部,维护好地税形象。

第二篇:税源专业化管理考察学习体会

税源专业化管理考察学习体会

****年**月**日,按照市局工作安排参加了市局对*****市地税局,*****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的考察学习活动。经过**天紧张的学习考察,兄弟单位先进的税源专业化改革理念,科学的机构设置,有效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飞速跃进的信息化建设,规范精细的工作管理制度等方面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深感震撼,受益匪浅。现就本次考察学习粗浅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税源专业化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对税源实施科学分类,合理调整征管机构职责,整合优化各部门管理资源,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从而实现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特色化、效益化的管理。

(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适应经济税源复杂变化、提高税源控管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通过对纳税人的科学分类,应对税源的复杂变化,明确管理导向,把握管理规律,找准管理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和服务措施,从而有效控制税收流失风险,促进应收尽收,提高纳税遵从。

(二)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征管质效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纳税人户数持续增加、管理工作量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人少户多、能力不足、职能分散、方式粗放、资源配置不合理

等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税源特点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业务事项进行科学分工,在此基础上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实行按事设岗,因岗选人,分岗管事。这种做法既可将税收管理员从日趋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效解决“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又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推动征管质效的全面提升。

(三)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防范执法风险、优化纳税服务的可靠保障。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进现有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征管流程为导向,根据管理对象特点和职责事项分工实行专业化管理,可以分解过于集中的管理权力,实现有效监督制约,防范执法风险;并可有效掌握不同类型税源的管理规律,持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纳税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和谐互动征纳关系的形成。

二、对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一)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需求,积极探索机构职能的配置和重组。在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征管程序和风险管理流程,如何设立专业化的税源管理机构,将税源管理职能在市区税务机关,县局与股所之间进行纵向分解,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进行和横向分工,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是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我系统最新机构设置来看,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当前税务机构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还不相适应,例如:各单位未设置专门的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机构;各县区局所属分局、税务所均按属地管理模式设置;部分单位机构少,不

能满足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外分”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情况,我们应按照科学化和有利于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实施机构重组,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调整、完善相应的税源管理机构和职能,搞好机构、职能和人员的重组。第一,对税源职能分解。可根据税收征管实际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因地制宜地,以国标行业加规模划分为基础,将重点税源、一般税源管理职能合理地分解到相应的征管机构之中,实施分类管理。第二,对税源机构调整。可根据机构设置和税源职能分解,采取“外分”和“内分”的方式合理地调整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1、市、县局机关可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上收部分税源监控、预警分析、重点税源纳税评估等事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直接参与税源管理,进入实体化运作。2、适当调整市区征收单位管理职能,成立相应机构。例如:市区可以探索成立纳税服务专职管理机构,简并办税服务厅,有条件时可以并入与政务中心地税窗口,或与国税联合共建办税服务厅。同时,可根据专业化服务的需要,赋予办税服务厅纳税辅导、税法宣传、一对一服务、涉税行政事项审批等职能,改变目前办税服务厅坐等服务的现状,让办 ……此处隐藏10161个字……的科学路径

税源专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税收工作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既包括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实施专业化纳税服务,也包括设置专业化税务机构和培养专业化税务人才;既体现在对服务和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类,也体现在对工作环节和内容进行合理分工。因此,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必然带来管理制度的改革、业务流程的重组、服务方式的改进、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机构设置的调整、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方式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化,是一次全新的改革。这要求我们大胆实践,力求取得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成效。

(一)要以税源专业化为核心,分级分类科学管理

按照行业、规模等要素科学分类税源,实施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管理。根据各地的实际管征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以纳税人行业和规模为主,兼顾税种、风险等,将所管辖的税源进行科学分类:按规模分类的,原则

上应按重点税源监控企业为划分对象,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小型税源,由不同税源管理科(分局)进行管理,也可按注册资本、投资规模和经营收入等方面考虑分类;按行业分类的,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行业分布情况,对行业税源大、行业特征明显的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行业+片区的模式进行管理等。税源分类应充分考虑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认真分析各种分类方式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因地制宜。

(二)要以组织扁平化为基础,重组机构规范运行

“扁平化组织”是适应现代信息化管理格局的形态。通过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压缩管理层级,可以促进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的扁平化,提升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在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应适当收缩分局设置,改设若干税源管理科(分局),按税源的规模、行业等类别设置税源管理机构,或者按照税源管理职责分类(如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税收特定业务)设置机构。这样就可以压缩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减少中间环节,增强对税源管理环境变化的感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切实提高执行力。

(三)以县局实体化为重点,再造流程理顺职责

借鉴风险管理理念,扎实推进县局实体化,改革业务流程,合理调整职责,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心之一。实体化是指县级局由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职能,转变为面向纳税人的执行(法)实体,直接控管税源。实体化和扁平化相辅相成,扁平化主要侧重于管理层级和流程再造,而实体化侧重于机构扁平化后的管理职能分配和岗位职责分工。

县局实体化的关键在于重组业务流程、合理划分职责。

第一,明晰横向职责划分。对税源管理,分为涉税事项受理、涉税事项审批、基础征管事务和纳税评估,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负责。所有涉税事

项受理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涉税事项审批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后直接送交县局有关科室审批,且不经分局初审;基础征管事务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催报催缴、日常征收管理、发票管理及一般性纳税服务等事项,由一个专门的税源管理科(分局)负责;纳税评估由专门的税源管理科(分局)负责。这样,收缩基层分局改设税源管理科(分局)后,就改变了原来基层分局全职能地位,变为县局一个业务管理部门,工作部署直接按类分别由税源管理科(分局)或职能科室办理,不再通过综合部门中转或部署,县级局由管理机关转变为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基层单位。

第二,理清纵向职责划分。根据税源科学分类和风险管理流程,科学分解、合理分工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的税源管理职责,形成立体化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本级纳税评估、风险防控、日常检查由县级局根据税源特点和结构,分设若干个税源管理科(分局)负责;分税种专业管理、大企业税收、反避税调查和进出口税务管理由地市局对应业务部门负责专业管理。省局、市局主要负责本级风险管理工作及组织实施大企业(跨区域经营、本级重点税源、特定业务)的纳税评估。

(四)以大厅全能化为支撑,优化服务提高效率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创新税务管理的角度看,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离不开一个功能完善的办税大厅做支撑。

一要推行服务制度标准化。明确规定每项涉税事宜的办理流程、业务描述、纳税人应提供的资料和份数以及办理时限等内容,进一步规范服务制度、服务设施、工作人员行为、窗口服务和宣传咨询等服务事项,实现全系统办税事项流程统一、资料统一、时限统一、服务统一;

二要实现服务内容标准化。认真梳理即办事项和非即办事项,实现划分标准、类别全省统一,尽可能丰富大厅即办事项。即办事项由办税服务厅“当场受理,当场办结”,非即办事项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全程服务运作模式。建设全功能的办税大厅,中心市区设立统一的办税服务厅,其它地区按照“一县一区一厅”的要求建设县局办税服务厅。大力推行一窗通办和同城通办,在条件成熟后实行全市、全省通办。

三要推进服务方式立体化。大力推行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等办税方式,完善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为依托的电子缴税方式,整合提升综合纳税服务平台,推进以税务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短信服务为主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其纳税申报、税收宣传、政策咨询、申报提醒、纳税辅导等功能,努力为纳税人提供优质、快捷、高效、全方位的服务。

(五)以管理信息化为保障,行业建模强化应用

着眼于预警提醒,强化纳税评估,防范税收风险,实现执法与服务最佳融合,离不开强大的信息化手段做保障。必须贯彻信息管税的思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业务、制度、技术创新。

一方面,要拓展信息采集渠道。要在全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规范电子数据的录入,把好数据入口关,提高基础数据质量。要整合现有ctais等各种系统的数据,拓展外部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共享协作机制,形成全面的信息数据库,缓解信息不对称性。积极推行网络发票,逐步建立全国发票信息库,加强分析比对,构建发票管理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行业建模,加强纳税评估深化数据应用。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经营方式、投入产出比(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费用)、基本能源耗用等情况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查找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关联规律,建立相应的行业评估模型和行业预警监控指标体系。通过使用行业模型监控,达到突出行业税收管理重点和易于发现管理薄弱环节,使税源控管更具针对性,降低涉税风险。要积极探索依托信息化资源的 “行业建模”的方法和途径,开发信息平台和相关软件,通过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提高“行业建模”的实效性。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大力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不断加强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核心业务建设,是创新税务管理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必将为加强社会管理、改进公共服务、推动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全文共1444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